381叙功-《隆万之变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第一就是明军参战部队的火器集中度非常高,虽然战报中说参战明军有马步军七千人,但实际上真正参战的只有俞大猷率领的三千人马。

    而就是这三千人马,却装备了鸟铳千杆,佛朗机炮百门,这样的配置,让兵部大小官员们是目瞪口呆,他们的火器占比非常接近神机营。

    ….

    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

    明朝的神机营标配是步兵3600人,配置火铳3600杆;骑兵1000人;炮兵400人,配手把口短火铳400杆,盏口将军炮160门,全营共计官兵5000人。

    俞大猷率领的明军虽然还没有达到神机营八成的火器配比,但也相差不大。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纸面数据,实际上现在的神机营全营官兵拉出来有没有三千人都成问题,骑兵就更是少了一大半。

    而第二点就是战报中提到的俞大猷设计了一款独轮战车,不仅轻便,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新也非常好,还顺带可以解决军资运输问题。

    独轮的设计,让这种战车在战场转向非常方便,本身车架就是佛朗机炮的炮架,前面的大盾还可以保护车后军卒,也可以视作是移动据马,因为大盾前面还装上长矛枪头。

    实际上,在明初的时候,神机营就配置了一种偏厢战车,全军配置128辆,但这个时候配属保护步兵用的,可以防御对方的箭失,但是一旦近身就没办法了。

    当然,那时候的明军战力强大,真到了对方冲上来的时候,有明军骑兵早就冲上去了。

    随着明军战力的衰退,老款偏厢车已经不适合战场形势的变化,逐渐退出了明军的序列。

    直到十多年前的三边总督曾宪重新开始打造战车,把已经被淘汰的偏厢车拾起,但是最终因为一些原因,这批战车也没能上战场。

    兵部这些年,实际上已经把此事都忘记了,忘记了可以尝试用战车对抗***骑兵,在他们的思想里,只有筹集大批战马,也像***那样武装出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,才能与其在大草原上一决雌雄。

    苦于朝廷财政困窘,兵部知道不可能筹集到银子,收购马匹自然也办不到,组建大骑兵军团的想法也只能一直停留在纸面上。

    实际上,明朝立国后,对马政一直都很重视。

    「独轮战车虽然好,可

    是毕竟靠人力,不适合长距离作战使用。」

    「是啊,不过倒是一个办法,看能不能改动下偏厢车,让偏厢车也具备独轮战车的功能,给各镇配置一批......」

    此时,由兵部尚书杨博主持,召集兵部官员们开会议事,讨论这次大同之战的得失,自然话题就被引到了这两点上。

    俞大猷设计的独轮战车虽然经受了实战的考验,但是在兵部官员眼中,依旧不是适合大量打造的装备,缺点就在于其是以人力推动,难以长距离机动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却从独轮车的变化中想到了马拉的偏厢车,其实也是可以改进的。

    「武库司有空和工部那边议一议,看能不能重新设计下偏厢车,就以这独轮战车为蓝本进行改进。」

    虽然大多残破,可是曾宪当初打造的那批还是能用的。

    只要重新设计一下,让偏厢车变成正厢车,哪怕重新打造也是可以的,只要确实可用。

    「难,这独轮战车和以往皆不同,它用正面对敌,怕是不好改。」

    当即有人就提出来道。

    「那简单,这独轮战车简易,不如直接下发各军镇,让他们自己打造,武库司也要和工部一起想想新的偏厢车为好。」

    确实,独轮车真的太简单了,看着那副简图,不少官员感觉自己似乎都能出手打造这么一架出来。

    「大同叙功的事儿,内阁怎么说?」

    杨博觉得有道理,所以也不想继续说战车这个事儿,随即开口讯问武选司郎中。

    杨博的问话,那郎中却是一脸苦逼道:「又被退回来了,好像是因为俞大猷的事儿。」

    隆万盛世.

    平行空间来客提醒您:看完记得收藏【】,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,期待精彩继续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