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高句丽...这是李战给大唐扩外战争中,第一个首选的攻击国家。 隋朝时期,曾经四次大举征讨高句丽,隋文帝杨坚一次,隋场帝杨广三次,但都以失败告终,特别是杨广的三次征讨是以惨败收尾。 四次征讨高句丽中,很多隋朝将士战死沙场。贞观五年,唐朝曾派人去高句丽收殓埋葬隋朝时期战死的隋人尸体,摧毁高句丽用隋人尸体立的京观。 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后,很多士兵被俘或散落在高句丽,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,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。唐高祖武德初年,就曾与高句丽交换战俘,获得汉人万余人,可见隋末滞留高丽汉人众多。 唐贞观十五年,唐太宗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,途中遇到大量汉人,被夹道围观。 “隋人望之而哭者,遍于郊野”陈大德回来后,将所见报告了唐太宗,太宗便说:“高丽本四郡地耳,吾发卒数万攻辽东,彼必倾国救之,别遣舟师出东莱,自海道趋平壤,水陆合势,取之不难。” 其实“为拯救滞留高丽的汉人,报用汉人尸体立的京观之仇”。李世民也是早有征伐高丽之意。 这也是为什么...李战要选第一战为高句丽的第一个原因,是拯救散落在高句丽的汉人和重塑汉人威严...汉人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肆意欺辱的。 其次第二点...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这个时候的高句丽所占据的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之地,本为中原王朝所有。 隋朝的黄门侍郎曾经就告诉过隋炀帝:“高句丽这个地方,本来就是个用竹子记录的国家,大周的时候特意给了箕子的封号,到了汉朝当时还只是三个郡县,直到晋朝末期的时候,趁着中原动荡之机占领了辽东地区才形成了现在的高句丽“。 裴矩这里将高句丽政权所占之地往上追溯到西周以前,下至魏晋时期,无可辩驳地指出辽东为中国领土。唐朝理应把这一地区收复。 唐代温彦博说:“辽东之地? 周为箕子之国? 汉家之玄菟郡耳。魏、晋以前,近在提封之内? 不可许以不臣”。 所以这次李战准备出兵讨伐高句丽时? 更说的明白:“辽东本中国之地,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;孤今东征? 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”。 最后一点,就是李战为了李承乾扫除祸患。 贞观十五年? 新罗遣使入朝? 述说百济攻取新罗40余座城,并且与高句丽联合,图谋断绝新罗向唐朝朝贡之路。 高句丽与百济联兵,进攻新罗? 还遣使前往漠北? 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,大有要合纵抗衡唐朝之势。 从隋朝四次征讨高句丽的失败,到此时的高句丽,实力还是很强,是唐朝东部隐藏的重大威胁。直到唐总章元年? 灭高句丽时,该国还有“百七十六城、六十九万余户”。 而唐朝贞观末年? 也只有三百万户。 虽然说高句丽的国力在在之前几十年的战争中已经剧减,但其原本的实力在多年的战争中还保留了大部分实力。 可以说? 高句丽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,都远远超过新罗和百济? 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唐朝北境固守实力。 如果任由高句丽继续发展下去? 它是唯一一个能够把新罗和百济整合在一起的的国家。如果中原再次发生动乱? 那么高句丽趁机南侵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 所以李战必须要清除高句丽这个引黄,一定要将其灭亡,就是为了给后面的大唐消灭掉一个大祸患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“大哥...这次出战高句丽,我为先锋!”李恪躬身请战。 不过,李恪请战完毕之后,李佑和李愔又争着要做先锋,只有李泰叹息了一声看着李战道:“大哥...我这身子,先锋我是当不成了,但是我可以给大哥管理后勤,请大哥放心,如果后勤有任何事情,弟弟会负全部责任。” “好...好...好...!”李战看着自己的兄弟同心,开心的笑出声道:“只要我们兄弟几人,将力气使在一块,这个世界就一定会任我们而征伐。” 说完,几位兄弟笑着抱在了一起,而这一幕也被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给看到,两人看到这一幕之后,也都露出了微笑的表情。 大概是三天之后,李战要求出战高句丽的上表,就出现在了李承乾的案牍上。 这个时候,长孙无忌,房玄龄,魏征...都在李承乾的周围。 李承乾将李战的上表拿给了三人看过之后问道:“三位...我大哥已经说了,要出战高句丽,不知道三位的看法。” 第(1/3)页